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特斯拉未来电子电气架构(特斯拉未来电子电气架构怎么样)

IT数码圈玩烂的OTA,为何成了汽车圈的香饽饽?

1、然而,就是这么一项在IT数码圈玩烂的技术,如今却成了汽车圈的热门词。特别是在汽车智能化大潮的冲击下,一款新车若不能OTA,基本属于半残。许多造车新势力还将能够OTA,作为了自己在智能化领域领先传统车企的宣传手段。

2、OTA主要包含SOTA和FOTA,我们通常所说的OTA一般指SOTA(Software OTA),即软件升级,而FOTA(Firmware OTA)则被称为固件更新。汽车通常拥有几十到上百个大大小小的ECU,FOTA则是通过OTA管理器对这些ECU进行更新,就好比升级电脑主板的显卡驱动一样。

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汽车圈的风向越来越向数码圈“靠拢”了——这边“重新定义行业”的话音还未落,那边“领先友商xx年”的牌子就挂了出来。网络上的纷争和口水仗越来越多,但真真正正自己拉团队搞技术的却越来越少。

4、OTA,一个在消费电子圈耳熟能详的技术名词,在汽车圈却是因电动汽车的兴起而逐渐成为潮流。电动汽车配备OTA功能与否,甚至成了某些大V眼中是不是高级老年代步车的重要凭证。近期随着蔚来ES8的交付,这项早已面世多年的技术正陷入前所未有的辩论和争议。

5、此外,新车还全系标配第三代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操作流畅度与拓展性均可圈可点;其支持众多主流APP的安装,像是导航、刷剧、听歌以及玩游戏等,都不在话下。与此同时,新车智能语音控制功能的准确度与识别率也都较为不错。

解构零跑造车基因(二)——用“科技公司”思维造车!

1、目前,零跑T03采用分布式EE架构,以CAN总线可实现500kbit/s的快通讯,并且拥有21个ECU;零跑C平台(C01/C11)采用的域控制式EE架构,传输速度为100Mbit/s,拥有42个ECU,线束进一步缩短至8km以下。随着零跑“四叶草”中央集成式EE架构发布,零跑汽车快通讯传输速度将达到1Gbit/s,ECU进一步减少至28个,线束缩短至5km以下。

2、在这场“汽车大脑”的电子电气架构发布会上,除了自身产品未来搭载“四叶草”架构,朱江明提出了零跑汽车的“第二增长曲线”,那就是做汽车技术方案解决商,向其他车企外供“四叶草”架构等零跑汽车自研技术。 一个强大的技术有一个好名字很重要,一个熟悉的名字会让人对技术有一个感性的评价。

3、零跑S01的科技感与运动感充分体现了零跑前身的科技公司——大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其丰富的汽车电子制造经验,能够在S01身上看到的是融合了不少其代表作,静脉解锁,人脸识别,自动泊车等等一系列尖端的功能,甚至其与比亚迪一样,拥有自主“三电技术”的研发能力,相信,零跑S01有足够的信仰为其品牌增添光彩。

4、年1月3日,在S01上市发布会中,零跑 汽车 官方称:“零跑 汽车 将使用长江乘用 汽车 的生产资质完成造车。”彼时也是乘上了政策的东风,2018年12月初,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第50号文件,鼓励车企间委托生产,对资质“松绑”。

5、很多创业成功者都想抓住机会跨界造车。原行业的技术优势和成功创业经验促使成功者闯入新能源造车领域,带来全新的思维理念和商业模式,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新血液、新思路。零跑汽车创始人就是来自安防领域全球第二名——大华股份的创始团队。

6、我买车的时候,一直在官网浏览,发现零跑汽车是这样写的:为人们提供轻松、环保的拥车体验和出行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优质体验的智能电动汽车零跑汽车性价比确实挺高的。

ctp、ctc和ctb三种电池底盘技术方案区别是什么?哪个更

1、CTP、CTC(CTB)电池底盘技术方案的演进,体现了动力电池集成度的提升趋势。传统Cell to Module方式,即单体电芯组成模组,模组组成箱体,箱体组装成系统,然后系统装车。这种方式虽然技术成熟,工艺可靠,但存在工序多、外壳占用空间多的弊病,不利于降低加工成本和提高空间利用率。

2、CTC技术:CTC技术是将电池组直接集成到车辆的底盘中,省去了PACK的环节。这种技术进一步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成本,并且提高了能量密度。目前,特斯拉的Model S Plaid和Model X Plaid采用了CTC技术。 CTB技术:CTB技术是将电池组直接集成到车辆的车身结构中,使得车身结构和电池组成为一个整体。

3、CTP带来了体积利用率的提升,但取消模组增加了单体电芯故障影响电池包的风险。CTB进一步简化了结构,将电池与车身结构融为一体,如比亚迪的CTB技术,可以减少侧柱碰撞侵入量。CTC则深入底盘集成,有望达到高效率和轻量化。特斯拉的CTC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成本和空间占用。

4、理解“CTM/CTP/CTB/CTC”系列术语,首先要明白“C”代表“Cell”,即电芯;“T”意为“To”,而“P”代表“Pack”,即电池包;“B”则是“Body”,表示车身;“M”和“C”分别对应“Module”和“Chassis”,即模组和车架。

5、CTC和CTB技术的落地方面,特斯拉、比亚迪、零跑和小鹏等主机厂处于领先地位,特斯拉通过CTC技术显著提升了车辆性能,零跑和比亚迪的CTC/CTB技术也带来了空间和重量的优化。主机厂对于技术控制权的重视意味着主机厂主导与供应商合作的模式可能成为主流,特别是自研电芯能力的比亚迪和特斯拉。

6、CTC是Cell to Chassis的简称,可理解CTP的进一步延伸,其核心在于省去模组、打包过程,将电芯直接集成到汽车底盘上,实现更高程度集成化。